NotebookLM 是由 Google 推出的實驗性 AI 工具(原名「Project Tailwind」),結合生成式人工智慧(如 PaLM 2 模型)與用戶上傳的個人筆記或文件,提供更個性化、基於指定資料的智慧輔助功能。以下是它的核心功能與用途解說:
核心特色
- 以「用戶的資料」為中心
可上傳個人文件(如筆記、研究論文、會議紀錄等),AI 會基於這些內容生成回答,而非依賴通用網路資訊,提升準確性與相關性。 - 即時互動分析
用戶能透過對話形式,要求 AI 總結文件、解釋概念、整理重點,甚至提出問題讓 AI 基於資料推論。 - 多格式支援
支援 PDF、Google Docs、純文字檔等格式,未來可能擴展更多文件類型。
主要用途
1. 學習與研究輔助
- 快速吸收知識:上傳教科書或論文,要求 AI 摘要章節重點或解釋複雜理論。
- 問答互動:針對學習內容提問,例如「這篇研究的方法論有何限制?」。
- 生成複習材料:自動整理時間軸、術語表或測驗題。
2. 內容創作與寫作
- 大綱與草稿生成:根據筆記中的素材,生成文章結構或段落初稿。
- 靈感延伸:輸入零散想法,AI 協助擴展成連貫內容。
- 校對與改寫:檢查邏輯漏洞或改寫句子提升流暢度。
3. 專業工作優化
- 會議紀錄分析:上傳會議逐字稿,提取行動項目或決策要點。
- 數據解讀:結合報告中的圖表與文字,要求 AI 交叉分析趨勢。
- 跨文件整合:同時上傳多份文件,找出關聯性(如客戶需求與產品規格比對)。
4. 個人知識管理
- 自動標籤與分類:將雜亂筆記整理成結構化資料庫。
- 連結相關概念:AI 辨識不同文件中的共通點,建立知識網絡。
使用限制與注意事項
- 實驗階段:目前僅開放部分美國用戶測試,功能可能不穩定。
- 文件數量限制:初始版本僅支援約 10 份文件,單檔上限約 5,000 字。
- 語言支援:初期以英文為主,其他語言效果可能較差。
- 隱私安全:文件僅用於個人模型訓練,但需留意敏感資料上傳風險。
與其他 AI 工具的差異
功能 | NotebookLM | 通用 AI(如 ChatGPT) |
---|---|---|
資料來源 | 用戶上傳的個人文件 | 公開網路資訊 |
回答針對性 | 高度聚焦特定內容 | 依賴模型預訓練知識 |
準確性控制 | 減少「幻覺」風險 | 可能產生與用戶無關的回應 |
適用人群
- 學生:加速文獻回顧、提升學習效率。
- 研究員/作家:管理龐大資料並快速產出內容。
- 職場工作者:優化文件處理與決策分析流程。
如何使用?
- 上傳文件至 NotebookLM 平台。
- 透過對話框輸入指令(如「總結第三頁的重點」)。
- 根據 AI 回應進一步追問或要求調整格式。